时间:2024-07-09
来源:中国乐派研究院 作者:关剑
博学60载|ylzz总站线路检测举办“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研讨会”
时间:2024-07-09
来源:中国乐派研究院 作者:关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024年6月29日,由ylzz总站线路检测主办,ylzz总站线路检测中国乐派研究院和中国音乐研究基地承办的“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西藏大厦举行。
本次研讨会为ylzz总站线路检测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分设六个议题,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及北京天坛管理处、智化寺等非遗项目管理单位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及政府部门非遗工作负责人,围绕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传承方法、创新发展路径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展开研讨。ylzz总站线路检测原院长赵塔里木,党委常委、副院长黄虎,副院长吴志武,以及教务处处长付晓东、音乐学系系主任康瑞军等出席了活动。
开幕式
ylzz总站线路检测副院长吴志武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对参会的专家学者和嘉宾表示欢迎,并向长期致力于非遗研究、保护和传承的同仁表达敬意。吴志武指出,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对人类社会具有深远影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捍卫了文化多样性,推动了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ylzz总站线路检测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持续推动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全面建设,始终致力于弘扬与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并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视为己任,在理论研究、课程规划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成立了非遗保护与传承人才培养中心,并开展了非遗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今年正值ylzz总站线路检测建校60周年,学校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本次研讨会是我校结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北京市“四个中心”建设功能的重要举措,旨在共同探讨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之道,共同推动非遗事业的持续繁荣与进步。
开幕式由中国乐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嵘教授主持,她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主旨思想和基本情况。本次研讨会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公开征集到78篇学术论文,经会议组委会评选,从中遴选出37篇做会议宣讲。
开幕式后进入主题发言环节。第一位发言人是北京师范大学高丙中教授,他的发言题目为《音乐类非遗:传统与现代的对话》。高丙中对音乐类非遗的概念属性进行了深入反思,针对非遗中普遍存在的音乐性特征进行了系统论证,并提出了构成音乐类非遗的三个核心属性:生活性、公共性和音乐性。
第二位发言人是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他的发言题目为《从布朗族民歌发展现况看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杨民康表示,少数民族是我国非遗项目的重要集中地,也是在当前文旅策略、文化战略中非常重要的双创发展对象。他以布朗民歌为例,从当前的乡村振兴、文化产业、非遗资源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三个场景为思考路径,总结了传承、建构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从少数民族民歌的保护传承拓展到对双创发展的思考,并对当前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点进行了敏锐观察和理论总结。
专题研讨
分组专题研讨环节,共设六项议题,分别为:“理论与方法”“音乐北京学”“文化阐释与音乐分析”“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跨界认同与新媒体传播”“区域文化与个案研究”。在各场主持人康瑞军、李月红、蔡灿煌、金溪、韩成艳、林晨的主持下,三十余位中青年学者分别围绕各自议题展开阐述。每场发言结束后,分别由评议人赵塔里木、高丙中、刘勇、付晓东、杨民康、桑海波进行总结与点评,并组织在场学者展开自由讨论。
与会专家学者从音乐类非遗研究的理论架构和方法论研究、音乐类非遗具体项目的保护传承,以及非遗人才培养、交流传播、学科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闭幕式
闭幕式上,项目负责人中国乐派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杨春薇副教授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她强调,本次研讨会的初衷在于汇聚各方声音,集结业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最新成就,对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通过此次研讨会,希望与兄弟院校相互分享在此领域的学科建设经验,共同推动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杨春薇总结道,通过一天的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已达成共识。她建议,一是在未来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工作中,务必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严谨态度,紧密结合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二是聚焦非遗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寻求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和路径,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加强非遗的传承与传播,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三是关注非遗项目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由自娱性向公共性的转变,其中包含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层面;四是要在更广泛的非遗视域下,进一步强化各领域非遗研究的跨界合作,通过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项目申请等多个方面的跨学科合作,共同寻求非遗音乐文化的破圈,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学术界搭建了一个交流工作心得和碰撞思想的平台,为音乐类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工作做了积极的理论探索,也为中国的非遗事业、文化繁荣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